财联社3月3日讯(记者 闫军)马斯克“宏图计划”没有惊喜,只有惊吓。
2023年特斯拉投资者日活动上马斯克揭开了“宏图计划”的第三篇章,投资者没想到,凌晨定闹铃来观看马斯克的宏图之志,先“屠”了A股稀土、碳化硅、汽车零部件板块。
(相关资料图)
每一句话都是投向市场的一个炸雷——
“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3月2日,A股稀土指数下跌4.94%;
“下一代车型制造成本将降低50%”,汽车配件精选指数下跌2.63%;
“特斯拉的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的碳化硅”,硅铁指数下跌0.06%。
特斯拉引发的新能源产业链调整只是表象新能源板块的调整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截至3月2日,新能源指数近一个月跌幅超过10%。根据Wind显示,新能源主题基金在近1个月涨跌不一,但从近半年维度来看,全市场75只新能源主题基金收益率全线为负,平均收益率为-12.52%。
对于新能源的后市,不少明星基金在近期的路演中也有所提及,汇添富基金经理杨瑨就表示,特斯拉属于汽车行业,当前处于弱周期,高毅资产合伙人邓晓峰也预测,今年汽车行业估值水平可能处于向下调整,回归正常。
近半年新能源基金收益率全线告负
曾经的星辰大海也要面对现实的周期,高成长过后,新能源回归周期行业本质,受宏观环境波动、需求变动以及赛道拥挤等因素影响下,新能源呈现疲软迹象。
Wind显示,当前全市场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的新能源基金共计75只,从近半年收益率来看,截至3月2日,上述全部基金收益率为负,16只基金亏损超过15%,其中去年4月成立的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混合收益率最差,近6个月涨幅为-23.47%,相对较好的万家新能源主题同期收益率为-1.03%。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75只基金中有50只为2021年以来成立,因赛道大热,主题基金扎堆成立,但是从成立时间来看业绩,新成立的基金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率。
2022年新成立的新能源主题基金中,仅有1月、5月成立的长城新能源、万家新能源主题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分别为1.77%和7.21%。
新能源指数在2021年11月达到最高点后开启调整,截至当前跌幅超过37%。因此2021年6到9月期间成立的新能源基金成为业绩亏损的重灾区,成立以来回报率亏损超过20%的15只基金集中在这一时间段。
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市场中成立以来回报率翻倍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共15只,这些翻倍基金成立时间均在2020年之前。
其中,信澳新能源产业表现最好,截至3月2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322.48%,是新能源主题基金中唯一翻了三倍的基金。
此外,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工银新能源汽车成立以来回报率也超过200%,三只基金分别成立于2011年、2016年和2018年。
杨瑨、邓晓峰看淡车周期,封晴、陆彬关注细分机会
近期基金经理调研、路演频繁,不少基金经理也向投资者阐述了近期对于特斯拉、新能源等看法。
汇添富基金经理杨瑨管理的汇添富全球互联混合在2022年四季度卖掉了特斯拉,近日,他谈及对特斯拉的看法时表示,此前特斯拉买得不多,虽然赚了钱,但是自己一直没有搞懂特斯拉到底该怎么估值,他自认这不算是很成功的投资。特斯拉是最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标的,但本质没有变化,商业模式仍然是车。
杨瑨认为,车是耐用品,它的产品周期符合整个车市周期的特征。整个汽车行业不行,它的产品周期不行,行业公司就会遇到一个盈利的周期性,比如2022年到现在为止,特斯拉都处于一个弱周期,因为它的model3和 model Y已经处于一个产品偏成熟期的后期。接下来的产品周期什么时候起来,还是不知道的。
对于汽车周期的看法,高毅资产合伙人邓晓峰持同样的观点,他在近期路演时表示,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有产品周期,并不是特别好属性的生意,从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盈利角度去分析这个产业,今年更有挑战性。他预测,汽车行业估值水平可能处于向下调整,回归正常。
对于新能源车的看法,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封晴则乐观一些。他认为,从目前行业的渗透率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还是有20%——30%的增长,仍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的行业。
同时,在行业体量增加,增速放缓,行业贝塔不会像此前那么强的问题,封晴表示,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维度。一是,在行业增速放缓过程中,关注龙头公司,龙头公司无论是品牌、成本管控,还是供应链,各方面的优势能够保证在整个行业当中能获得超越行业的份额,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这部分龙头公司业绩的钱肯定是可以赚到的;二是,在行业20%——30%的涨幅中,产业链里还有细分机会可以持续挖掘。
封晴指出,在经历了过去两年整个产业链大幅扩张,现在要关注有没有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哪些行业的供需结构有改善等问题。从盈利来看,今年新能源产业链很多环节盈利可能没有太可观,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各个环节还是会“杀”出一批龙头公司。
当前新能源行业是否高估?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陆彬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光伏和电动车为例,整个光伏在全球的渗透率不到10%,电动车的渗透率在10多一些。这两个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成长空间是非常大的,通过快速的产能释放、收入增加、利润释放,充分消化了不少估值,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当前的一个估值的水平,整个板块并不存在高估的现象。尤其新能源汽车在上半年会有比较大的一个估值反弹的投资机会。此外,他表示,供需关系紧张环节、盈利改善方向以及新技术变化领域将是关注的机会。